怀柔

一路黑色的单调的风景在大巴窗外飞驰着。一旁的匡宝被氛围影响地低下头睡去,安静的车厢里除了偶尔亮起的手机屏幕,多数老累了一天的人就这样在漆黑的车厢内睡去了。

我稍微变换了一下腿的方向,我和匡宝硕大的包被放在一旁的过道上,还是显得拥挤。车内的多数人出乎意料地没有像我这样带着大件的行李,反而表情都有些习惯和木然。我突然意识到,他们或许是习惯了在繁华的北京市区工作,晚上回到相对便宜的怀柔“宿舍”的生活。我们清明节偶然体验的一次出游,对他们来说,只是不断重复的日常罢了。

手机屏幕上的虚拟偶像还在兴致满满地和观众互动,我则终究耐不住这样的氛围睡了过去。醒来不久车便到站了。

匡宝转头看向四周,自己显得稍微有些失望。四周亮起的霓虹灯也很难让人将这样的景象称作“热闹”,因为稍远一些望去,便能感觉到藏不住的孤独。北京本就是由无数旅人构成的城市,而处在偏远一些的地域的怀柔更像是在北京打拼的年轻人夜晚临时的安身之所,就像与我们同车的那些人一样。我们一直处在热闹的海淀区的校园内,这儿和外面的北京几乎是两个世界,无怪乎匡宝会觉得有些寂寞。但是怎么说呢?想到这里,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几句在史纲展示时的台词形容此时的所思所想:瑰宝和奇观只能让我们虚浮地踩上宫殿的地毯,唯有无名之辈的故事,才能让我们坚实地脚踏足下的土地。

坚实地脚踏足下的土地当然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简单地在酒店收拾完毕陪匡宝逛超市,却从以前从没注意的各个人的一举一动中感到各种各样隐藏在工作之下的情感,当我们试着主动打破这层仅限于工作的障壁时,也会时不时受到他人在淡然的面具之下温柔的回应。我对这些人们抱有什么样的情感?我知道我怀着一种自上而下的怜悯,可是我又是否真能与他们感同身受呢?

一路上和匡宝讲了很多从前没有聊起的内容。待在一起的时间很多,可是像这样聊天的时机,却不知怎地总是很少。匡宝又说想去吃烧烤了,拉着我兴奋地去往“怀柔烧烤好评第二名”的店家。一路走将过去,看到的是一连串招牌样式一样的小店铺,多数已经关了门,但是从开的那几家传出的声音却给人宽慰的热闹感,仿佛让我想起了我家乡小区门口那一排永远可爱的大爷大妈们,我和匡宝也被这样的氛围感染,变得兴奋快活起来,终于到了匡宝心心念念的烧烤店门口,迎接我们的则是被白灯照耀着的几张蒙了油尘的小桌。

老板似乎做惯了外卖的生意,对突然有客人来造访他那卖相并不好的小店有些不好意思。但我和匡宝都全不介意,反倒觉得这样的店家吃起烧烤才真正有感觉。随意点了几串,开了两瓶可乐一干,就是一阵唯有这样并不整洁的小店才能带来的舒适和惬意。我们俩就这样漫无目的地侃起大山来,活像两个喝了酒的人。老板大概也被这种氛围感染,和我们攀谈了两句。

老板也不是北京本地人,当然了。这座城市是一个无数孤独的魂灵暂时旅居之所,几没什么能成为永恒,但我们仍能在其中和几个魂灵擦肩而过时打个转儿,留下令人宽慰的几缕涟漪,然后让时间继续流淌下去。